團體憂侵私隱
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指,政府過往已多次提出在中環蘭桂坊等垃圾黑點裝置閉路電視,惟不少商戶憂慮影響生意未能實施。他認為網絡攝影機仍對私隱有大影響,不明白為何低度的清潔問題,要用侵擾市民方式處理。
羅續稱,攝錄機屬24小時運作,被攝錄的人無數,片段亦有可能移交警方作檢控,「(片段)被濫用,受害人好難知」,而適用於本港的《人權法案條例》已列明,市民私隱需受保障。
食環署稱,計劃已諮詢各區區議會。立法會議員兼中環區議員許智峯表示,攝錄機的阻嚇作用較檢控作用大,對其實際效用不感樂觀,因中西區違例丟垃圾人士大多「打游擊」,垃圾覆蓋蘭桂坊中央廣場、伊利近街等。
許智峯認為,最有效解決方法為凌晨時分增加巡邏檢控人員,即場檢控違例人士,「𠵱家中環深夜無固定食環人員巡邏,但丟垃圾通常喺深夜。」
許又稱,署方上月底仍未向市民發通告、諮詢安裝網絡攝錄機一事,他認為做法很差,「政府動用公權力,日夜影住條街,會唔會用呢啲資料做其他用途?市民一定有呢個擔憂,(政府)越早宣傳越好。」
元朗區議員麥業成指,政府在約3個月前曾諮詢區議會,指攝錄機無臉孔識別功能,會裝在東堤街和白沙村的垃圾站正門。
麥業成稱,白沙村垃圾站曾發現違例棄置豬隻屍體、泥頭,故區議員傾向贊成建議。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亦贊成建議,但表明署方收集資料時需確保尊重市民私隱。本報向食環署查詢攝錄機的型號、畫質,署方指不會回覆。 